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資訊 > 企業(yè)動態(tài)

博物館展柜布置細節(jié)無小事

作者:   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7-09 09:05    閱讀量:3580

文章來源:《中國文物報》2018年05月29日 第三版

作者:劉肖睿


博物館展柜布置


    一個成功的展覽,除了文物之間的搭配適度、文物本身品質(zhì)精美之外,陳列設計和形式設計亦是不可忽視的。正所謂“人靠衣裝”,陳列設計和形式設計就猶如展覽的衣服,好的陳列設計,可以彌補文物本身的不足,而好的形式設計則可以讓參觀者眼前一亮,甚至忽視文物本身的不足和陳列設計的缺陷,同時不會掩蓋展覽主題,而是更好地詮釋文物,將整個展覽所要展示的文化內(nèi)涵和所要展示歷史知識最大化地呈現(xiàn)給觀眾。


    在布展過程中,如何選擇文物?如何處理細節(jié)?是否用心?最終都會隨著布展的結束而顯現(xiàn)出來。那么在有限的時間,有限的資金下,如何才能保證展覽的質(zhì)量呢?除了精心設計的陳列方案和形式設計方案,仔細挑選的文物和輔助材料之外,完美的細節(jié)處理也不容忽視。


展柜細節(jié)的處理


    如果將展覽比作一頓豐盛美味的大餐的話,那么展柜的功能就類似于餐桌。干凈整潔的餐桌,有助于提升食物的觀感。那么整潔干凈,襯料合適的展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參觀者對展覽的認可度。展柜的細節(jié)要如何處理呢?首先,在布置背景墻時,保證所貼墻紙連接的平整,無褶皺、污染、氣泡;其次,在鋪裝展臺時,保證所選襯料外露部分的整齊與平整。首次鋪裝完成之后,要嚴格檢查是否有不平整、線頭、起球的情況。如果是書畫展,同樣要檢查裝裱框完整,是否有掉色,裂痕等情況。


文物的選擇、擺放和固定,既要參觀者看著舒服,又要保證安全


    首先談談文物的選擇,在這一點上主要要考慮文物與文物之間的關聯(lián)性和整體性。選擇合適、有效的文物,可以提升展陳的質(zhì)量,使展覽更具有連續(xù)性和內(nèi)在的邏輯性。如選擇展覽一組陶罐,可以按照陶罐的實際功用進行組合,也可以按照類型進行組合,但無論是選擇哪種組合形式,都要結合展覽的主題或同一展柜內(nèi)的其他文物的情況。


    其次談談文物擺放與固定的問題。文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,是整個展覽的重中之重。文物擺放要疏密有度,使參觀者有時間去思考,不會出現(xiàn)視覺和腦力的疲勞,真正做到享受博物館參觀之旅。固定文物時,要考慮到形式設計的美觀,符合大眾審美的心理,不標新立異;固定文物材質(zhì)和方式選擇應盡可能地避免影響文物本身美觀。


文物說明牌的擺放位置與角度,應符合參觀者的預期心理


    文物說明牌相當于文物的身份證,它展示了一件文物或一套文物的名稱、時代、尺寸質(zhì)量、出土地點、收藏單位這些基本信息,有些說明牌還包含有使用方法、用途的說明、外文說明、二維碼等信息。但是不管說明牌的信息含量有多少,說明牌擺放的位置比較重要。


    擺放位置一般應做到“一物一牌”“牌隨物走”,但考慮到形式美觀問題,同類物或者同一展臺上的組合器物可以用數(shù)字順序標識,說明牌亦應按照通常的閱讀順序、按照文物數(shù)字順序排列,便于參觀者更好地將文物與說明牌對應,獲取相關信息,說明牌的擺放位置最好是符合參觀者的預期心理,即參觀者意向中說明牌應該在哪兒出現(xiàn),說明牌就應擺放在哪兒,其本質(zhì)就是符合大眾的參觀習慣。


    說明牌的擺放角度。站立和行走時人們的閱讀習慣多半是平視文字說明牌或頭微低,也就是說,說明牌的擺放應基本與人視線相平或略微有一個角度。如在垂直掛放的書畫展,說明牌的擺放可以貼在掛畫的一側,與參觀者視線相平,說明牌的字號大小及字數(shù)多少應有所控制。在擺放文物的展臺上放置說明牌,可選擇直接擺放在展臺上或成一定角度擺放在展臺上,無論哪種放置方式,都應與展臺的高低、擺放位置相適應,以免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。


背景與輔助展板的設計,有利于參觀者獲取與文物相關的信息


    背景的設計使用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,個人認為背景墻的設計應考慮兩點:一是主色調(diào)的一致性。背景墻色彩的選擇應與展覽的主題相關,可以使展覽具有良好的色彩連續(xù)性;二是每一個獨立展柜輔助展板的設計,能夠更好地輔助展覽,敘述與展品相關的內(nèi)容。如筆者所在博物院觀眾留言簿上就有觀眾指出“期待在展出文物之余,多加一些相關的歷史事件,以便于參觀者加強認識”。


    除以上幾點外,展覽中的文字解說和展品說明部分的文字,一定要經(jīng)過細致的校對,以免出現(xiàn)詞語使用不當或錯別字的情況。如曾展出過的《游春圖》,就有觀眾指出,在說明牌中將“綠草如茵”寫成了“綠草如菌”。工作人員通過查證確實出現(xiàn)此項錯誤,并及時進行更改。


    雖然我們在參觀博物館時,更注重文物的品質(zhì),但不是所有的參觀者都是具有與展覽相關的知識儲備,在沒有講解員講解的情況下,長時間的參觀,會使參觀者產(chǎn)生心理疲勞,尤其是不具備相關知識儲備的群體,此時可能就會在展廳、展柜中尋求相關設施的幫助,而這些曾經(jīng)看起來不是問題的細節(jié)失誤,則會被放大。


    細節(jié)處理對一個大型展覽來說,有時候是微不足道的,但是對于大多數(shù)不懂博物館設計理念、不懂文物的參觀者來說,任何細小的細節(jié)失誤,都是大問題。而這些細小的事情,在懂陳列藝術、懂博物館設計的人看來,就猶如放大的缺陷,讓人笑話。因此,在進行博物館的細節(jié)處理時,一定要本著“細致,細致,再細致”的原則,認真處理好每一個細微之處,切實做到“以人為本,服務觀眾”。

推薦閱讀